为何银行免费微信收费 下月开始微信提现收取手续费,你怎么看
2019-04-15 16:32 by admin

想要了解甜心100最新动态,欢迎关注甜心100官方微博甜心100二维码.png

 日前,微信官方团队发布了一纸公告:3月1日起,个人用户的微信零钱提现功能(从零钱到银行卡)开始对超额部分收取手续费,转账恢复免费。也就是说,从后天开始。免费的午餐结束了。


  与此同时,以招商银行(600036,股吧)、平安银行(000001,股吧)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,以建设银行为代表的国有银行,先后宣布手机端网上转账免费的政策。这样一个关口,微信逆势而行,对提现功能收取费用,随即引来口诛笔伐。


  事实证明,微信转账免费的规定,对微信支付市场份额提升没有实质性改变。眼下,微信试图再用提现收费这一规定,迫使用户资金沉淀在微信支付体系中,提升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。就以往的经验来看,微信很难如愿。


  提现收费


  目的何在


  抛开对微信提现收费的情绪化思维,从商业角度来剖析一下事件的本质就会发现,这一做法的背后,难以掩饰微信要用经济杠杆颠覆市场格局的野心。


  从表面来看,微信提现要收费了,而且额度低到超乎想象。自3月1日起,每个身份证名下的微信账号,累计提现超过1000元就要收费,收费标准为0.1%,每笔最低收费0.1元。显而易见,微信提现新规定就是用低门槛和收费标准,阻止微信支付中的资金流回银行卡,沉淀在微信支付这个体系中。


  在回应公众质疑微信提现收费一事时,微信官方称是出于成本的压力。的确,微信提现需要向银行缴纳一定的费用,但这一费用要远低于微信支付沉淀资金产生的利息。也就是说,微信支付体系沉淀资金产生的收益,完全可以负担微信用户提现费用。所以,微信提现收费规则,是微信有意为之,并非难以承担高昂的提现手续费成本。


  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,微信试图将用户在微信支付体系中的资金,全部消费在微信构筑的生态体系中。按照微信提现收费的规则,理财提现不收费,微信线下消费不收费。至此不难理解,微信收费的最终意图是:最大程度地将微信零钱沉淀在微信生态中。


  另据微信官方透露:经过一年的发展,微信支付在线下的使用场景已经非常丰富。线下的30多个行业,30万家门店现已支持无现金的智慧生活。包括超10万家零售门店,超8万家餐厅,超600家停车场,3000家以上加油站等。此外,全国44000家自动售卖机,1100家客运站买票,数十家机场消费都可以使用微信支付。


  问题来了,用收费这一经济杠杆,微信能否颠覆移动支付市场的现有格局呢?


  能否称霸


  移动支付


 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支付已经成为商家必争之地。就现状而言,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两年前被支付宝和拉卡拉两大平台近乎垄断。微信的崛起,颠覆了国内移动支付的市场格局,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。


  从微信红包,到微信支付和微信理财,微信的新功能都试图将微信支付体系的规模做得更大。凭借余额宝,支付宝的市场份额迅速壮大,这无疑是微信最羡慕的地方。借助两届春晚,微信红包一举成名,但难以改变微信支付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尴尬地位,数据可以佐证这一观点。


  易观智库数据显示,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总体交易规模突破13010亿元,与2012年的1445亿的交易规模相比,增长率高达800.3%。当时,支付宝、拉卡拉、财付通(微信支付)分别以69.6%,17.8%和 3.3%位居市场前三位。


  到了2015年第三季度,支付宝占有率达71.51%;凭借微信支付的发力,财付通位居第二,占有率为15.99%;而拉卡拉降至第三,占有率6.01%。


  对比两年的数据就会发现,在移动支付市场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,支付宝的市场占有率仍在小幅提升,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虽然在提升,但抢占的是其他对手的市场份额,并没有与支付宝形成正面的竞争。


  微信在移动支付领域难以打开局面的根源,是因为微信拥有很强的社交基因,支付宝有很强的支付基因。正因于此,微信在移动社交领域无人能敌,支付宝一直想做社交,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福卡活动,最终却不及微信红包更受用户追捧。


  同样,微信用收费这一门槛,限制用户的资金流向银行,这一策略仍旧很难提升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。道理很简单,用规定倒逼用户对市场份额的提升非常有限。此前,微信转账曾经收费,现在又免费,这一规定变化背后,也是微信支付用经济杠杆刺激微信支付体系壮大的一个战略。


  事实证明,微信转账收费的规定,对微信支付市场份额提升没有实质性改变。眼下,微信试图再用提现收费这一规定,迫使用户资金沉淀在微信支付体系中,提升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。就以往的经验来看,微信很难如愿。加之Apple Pay和三星移动支付加入竞争,移动支付市场格局或将再次洗牌。


甜心100微信分销系统真诚为您服务

注:本文转载自北京晚报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